雷速体育,雷速直播

图片

当前位置:首页? > 数据发布? > 统计公报?
衡南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发布时间:2025-04-02 10:21??????来源:衡南县统计局?????浏览量:次
字体:

2024年,衡南贯彻落实中央、省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,围绕全市“制造立市、文旅兴城”和全县“工业强县、文教旺城”发展战略,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,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。

一、综合

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,全年地区生产总值(GDP)461.71亿元,按可比价计算,同比增长6.3%(下同)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77.48亿元,增长2.7%;第二产业增加值164.82亿元,增长9.3%;第三产业增加值219.41亿元,增长5.6%。

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6.8:35.7:47.5,第一、二、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.3%、50.9%和40.8%。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(GDP)的比重为20.3%,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(GDP)比重为18.8%。

二、农业

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0.70亿元,增长3.1%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4.62亿元,增长3.1%。

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33.23万亩。其中早稻、夏粮和秋粮种植面积分别为45.10万亩、7.38万亩和80.75万亩。

全年油料种植面积61.07万亩,增长1.3%。棉花种植面积5.31万亩,增长3.2%。烟叶种植面积1.86万亩,与上年持平。

全年粮食产量61.24万吨,增长0.4%。其中早稻、夏粮和秋粮产量分别为18.85万吨、1.67万吨和40.73万吨。

全年油料产量7.30万吨,增长3.2%。棉花产量4068吨,增长4.9%。烟叶产量2290吨,下降26.3%。

全年生猪存栏83.36万头,增长0.3%。能繁母猪7.62万头,增长0.9%。生猪出栏132.24万头,下降2.2%。猪肉产量10.02万吨,增长0.7%。

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233.33公顷,新增节水灌溉面积986.66公顷。年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00个,其中2024年完成2个。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72.17万亩,其中2024年3.7万亩。

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3.12万台(套),农机总动力达103.14万千瓦,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85.5%,水稻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。

三、工业和建筑业

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9.9%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4.6%,其中采矿业,制造业,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-10.5%、16.6%和32.9%。

全年规模工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2.1%和27.2%。

全年建筑业总产值304.24亿元,增长11.8%。建筑业增加值71.24亿元,增长8.4%。

四、固定资产投资

全年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增长4.2%,其中国有投资增长9.0%、非国有投资增长3.1%、民间投资增长0.7%。

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5.4%,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0.3%。

五、交通和邮电

全年客运量5688万人,增长5.3%。旅客周转量57219万人/公里,增长5.9%。货运量466万吨,增长5.6%。货物周转量19010万吨/公里,增长5.7%。

全年邮政业务总量增长22.2%,电信业务总量增长23.6%。

六、贸易和旅游

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.94亿元,增长7.1%。其中限上批发业销售额、零售业零售额分别增长2.5%和38.4%;限上住宿、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84.8%和30.2%。

全年引进外资企业2家,引进外资2.4万美元。

全年共接待游客428.67万人次,增长16.3%。旅游总收入39.33亿元,增长17.2%。

七、财政和金融

全年财政总收入23.89亿元,增长6.7%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.22亿元,增长11.0%。地方税收收入13.00亿元,增长11.3%。一般预算支出69.99亿元,增长10.3%。

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13.82亿元,增长8.5%。各项贷款余额292.60亿元,增长7.4%。余额贷存比56.95%。

八、教育和科学技术

年末全县普惠性幼儿园149所,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16280人,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96.1%。新增义务教育学位8000个。全县高考本科上线3678人,上线率稳居全市第一,被北大、清华录取2人。

年末在库高新技术企业69家,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3.7%。

全年有效发明专利168件,增长14.3%。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2.16件,增长16.8%。专利质押融资2700万元,非正常申请撤回率95.0%,指导帮助2家企业与高校签订专利达成价值50万元的专利转化。

九、文化、体育和卫生

年末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个,群众艺术馆、文化馆3个,公共图书馆2个,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个。

全县拥有广播电台1座,电视台1座,有线电视用户1.7万户,广播电视覆盖率99.0%。

年末全县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438.5万平方米,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5.5平方米。

年末全县共有县级医疗卫生机构10所,乡镇(中心)卫生院27所,民营医院5所,诊所(卫生所、医务室)73个、村卫生室445个,卫生技术人员3744人。

十、人口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

年末全县常住人口76.36万人,其中城镇人口38.06万人,城镇化率为49.84%。

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08元,增长5.6%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476元,增长4.6%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06元,增长6.2%。

年末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53.09万人,企业养老保险参保6.19万人,机关事业单位社保险参保1.77万人,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.02万人。全年发放失业保险金157.54万元。

十一、环境和应急管理

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1天,优良率93.1%。Ⅲ类或优于Ⅲ类水质达标率100%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39.2%。

全年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下降7.1%。


注:

1.本公报中的数据为初步数据,最终数据以《统计年鉴》为准。

2.生产总值、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,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。


相关阅读: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