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,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全面落实中央、省委、衡阳市委决策部署,围绕“三高四新”美好蓝图,坚持“制造立市、文旅兴城”,大力实施“产业赋能、生态引领、全域融合”发展战略,在担当实干中争先进位,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。
一、综合
初步核算,2024年,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4.17亿元,增长5.0%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69.08亿元,增长2.6%;第二产业增加值173.11亿元,增长5.3%;第三产业增加值261.99亿元,增长5.5%。三次产业结构为:13.7:34.3:52。第一、二、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.1%、36.7%和55.2%。新增“四上”企业56个,其中:规模工业企业12个,房地产企业2个,建筑业企业1个,限上贸易企业25个,规模服务业企业16个。
二、农业
202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5.54亿元,增长3.0%;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5.2亿元,增长3.0%;经济作物油料播种面积347208.6亩,增长2.9%,产量39854.5吨,增长4.3%。棉花播种面积51843.5亩,增长103.4%,产量4148吨,增长103.7%。烟叶面积32183亩,下降5.2%,产量3648.7吨,下降8.98%。蔬菜播种面积147923.4亩,增长4.05%,产量318870.6吨,增长4.1%。瓜果播种面积31872.8亩,增长4.1%,产量55384.3吨,增长4.1%。2024年完成粮食总产36.98万吨,其中完成水稻播种77.63万亩(其中早稻25.42万亩、中稻22.41万亩、晚稻29.8万亩)。全年夏收油菜面积共32.2万亩,油菜籽总产3.49万吨。全年生猪出栏80.18万头,牛2.17万头,羊15.31万只,出笼家禽875.24万羽,期末存栏生猪54.45万头,存笼家禽668.35万羽。水产品总量3.91万吨,比上年同期增长5.1%。
三、工业和建筑业
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03亿元,增长5.9%。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.4%。其中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长2.3%。全年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;园区工业产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95.5%,上升0.3个百分点。工业对GDP的贡献率为26.1%,拉动GDP增长1.3个百分点。
全市共有资质建筑业企业25家,其中二级资质建筑业企业6家;有资质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4.1亿元,增长12.1%。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8.41亿元,增长10.2%。
四、固定资产投资
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.3%。其中,房地产投资下降45.3%,商品房销售面积35.08万平方米,下降14.3%。全年招商引资总额212.2亿元,引进三类500强项目1个,新增湘商回归项目17个,到位资金40.79亿元。
五、贸易和旅游
2024年,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.09亿元,增长7.1%。从地域看,城镇零售总额为146.01亿元,增长7.5%,其中:城区为122.52亿元,增长7.8%。乡村为16.08亿元,增长6.1%。限额以上法人企业零售额为20.76亿元(不包括石油公司和烟草公司的数据),增长28.5%,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.8%。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中,粮油、食品类增长23.2%、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7.7%、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5.2%、汽车类增长23.2%、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0.6%、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6.6%、五金电料类增长31.7%,日用品类增长31.9%、烟酒类增长27.8%、中西药品类增长25.5%、其他类运行平稳。
2024年,我市完成对外投资6万美元,完成外贸进出口额79.8亿元,进出口实绩企业新增至22家。全年接待游客589.82万人,同比增长9.08%。旅游总收入65.77亿元,同比增长15.62%。
六、交通和邮电
2024年,公路里程数2326公里,免费公交全年平安运行80余万公里,运载乘客600多万人次。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(组)通硬化路比例100%。茶常高速顺利通车,市府路顺利通车,新园西路、大桥北路改扩建工程竣工通车。
全市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4873万元,增长17.8%。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.56万户,移动电话用户62.67万户,互联网宽带用户数22.74万户。
七、财政与金融
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25.77亿元,下降0.4%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.84亿元,增长7.1%。地方税收收入12.65亿元,增长7.2%,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为79.9%。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.9亿元,比上年增加2.03亿元,增长3.5%。
12月末,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76.71亿元,增长9.8%。其中,住户存款425.91亿元,增长10.4%。各项贷款余额为325.84亿元,增长7.5%。存贷比为68.4%,较上年同期下降1.4个百分点。
八、教育和科学技术
2024年,全市共有中小学校(含职业学校、小学教学点)143所,学生12万余人,现有在编教职工7429人。现有幼儿园161所,其中公办幼儿园59所,民办幼儿园102所,民办幼儿园中普惠性幼儿园78所。幼儿教师2288名,在园幼儿17651人。全市小学校园面积149.41万平方米,总校舍面积48.82万平方米;初中学校校园面积100.37万平方米,总校舍面积37.8万平方米。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全部清零,新增义务教育办公学位1550个,义务教育公办在校生占比97.27%。2024年本科上线人数2956人。
2024年,全市高新技术增加值为62.65亿元,同比增长36.9%。全市研发经费投入13亿元,同比增长11.3%。申报及复评高新技术企业33家,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6家。培育省专精特新企业2家和省企业技术中心1家。2024年全市共获得专利授权191件,其中发明专利33件,实用新型专利49件,外观专利109件。
九、文化、卫生和体育
全市拥有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3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,各类影剧院5个,电视台1个,广播电台1个,体育馆4个,体育场地数161个。歌剧《八百矿工上井冈》喜获第八届湖南艺术节“田汉大奖”及8个单项奖。成功承办2024年湖南省(夏季)乡村文化旅游节暨2024年湖南省(夏季)村晚示范展示活动。
2024年,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555所,其中医院14个;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37个: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、乡镇卫生院21个、村级卫生室408个、门诊部(所)104个;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;其他医疗卫生机构1个。卫生技术人员5902人,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950人,注册护士2925人。
十、城市建设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
2024年,造林绿化扎实推进,全市完成义务植树近80万株,完成人工造林0.95万亩,森林质量提升3万亩。完成通道绿化任务844.1公里,其中提质682.8公里,新造161.3公里。4个老旧小区改造竣工验收,完成7个乡镇(街道)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,完成4.45公里城市污水管网新建改造。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,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50天,PM2.5浓度32.1微克/立方米,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5.6%,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%。
2024年,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2起,死亡12人,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,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.0238,各项指标均在控制范围以内。
十一、人口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
2024年,全市年末户籍人口(公安)总户数27.92万户,总人口92.31万人;常住人口76.37万人,其中:农村35.91万人,城镇40.46万人。城镇化率52.98%。
2024年,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198元,增长5.3%,其中: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028元,增长4.7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48元,增长5.8%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,收入比为172.1:100,较上年缩小了1.8个百分点。
就业工作稳步推进,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723人,失业人员再就业3133人;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481人;“零就业家庭”动态就业援助就业率100%;举办招聘活动23场,提供就业岗位2.66万个。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.5%以内。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,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在职人员参保1.9万人,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.38万人,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7.7万人,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.99万人。
注:
1.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,最终核实数据以《2024年常宁市统计年鉴》为准,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,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。
2.公报中各项指标增速无特殊注明均是指2024年与2023年同比结果。
3.地区生产总值、各产业增加值的绝对数按现价计算,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。
4.人口数据为省、衡阳市统计局核定返回数据。
5.教育部门数据为初步统计数,以年报数为准;环保数据为初步统计数,以生态环境局认定的数据为准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